为落实“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高质量的常态化应用,进一步加强各试点校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与分享,5月23日,2024年无锡经开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研讨活动顺利举办。无锡经开区教育局党委委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卫忠,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学指导专家柏宏权教授等出席本次活动。
课堂观摩环节,柏教授一行深入教学一线,调研人工智能课程开展情况。华庄中学老师吴蕴烨灵活应用“未来派”拼接套件,带领学生走进编程世界,引导学生构建编程思路,锻炼动手实操能力。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配合强拓展性AI教具,助力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意识,提升核心素养。
来自华庄中心小学的徐斌老师以学校广播宣传“一头一盔”安全为切入点,让机器人小飞变身“交通安全宣讲小助理”。通过小飞语音合成功能代替广播,并带领学生探索小飞语音转写、设计问答卡问题等功能,扩充小飞机器人的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的创意性,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成长。
交流环节,柏教授对试点校的课程开展情况表示肯定,并就各校存在的不足、今后的工作方向等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他表示,要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更要注重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学的融合发展。
随后,以《人工智能前沿发展及教育教学融合路径》为题,柏教授带来专题讲座。重点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全方位应用,凸显人工智能的精准高效和提质增效作用。在教育教学中,通过答题数据收集,可以实现个性化学情分析,使教育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做到“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革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未来,各试点校将持续深度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路径,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学习体系,形成具有经开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发展形态,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