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内 > 正文

“蓉城最美社工”李夏:坚守初心 成为更好的自己

更新时间:2023-06-20点击数:文字大小:

人物名片:李夏,社会工作师,从业16年,长期从事儿童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领域,同时开展社会工作督导服务。先后获得成都市优秀青年志愿者、金牛区优秀团干部、金牛区团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助人自助,从困境儿童开始

早前,李夏先后在成都市金牛区化成街道蜀营街社区及茶店子街道奥林社区任职,分管社区的共青团、低保等工作,所以在专业上,她最先关注的是社区儿童,尤其是社区内的困境儿童。她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能力,为这些孩子办实事、解难事,让他们在困境中感受到温暖,同时也助力其家庭自我提升,共同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11岁的小天(化名)小天是李夏帮助过的其中一个社区困境儿童。他的父亲很早去世,母亲收入低,家庭经济困难。为了生计母亲四处打工,平日对孩子缺乏陪伴。小天学习成绩不理想,性格内向,与同龄小朋友来往较少,与家人相处时经常情绪急躁。

李夏认真分析了小天的情况,通过小组活动与个人面谈相结合的方法,与孩子及其家庭逐步建立并加深信任关系。如通过超轻粘土手工制作、故事分享等兴趣类小组活动,挖掘小天优点加以肯定让他增强自信;通过“我和我的家庭树”等小组活动,鼓励小天真实、正确地表达想法,疏导其负面情绪,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通过个人面谈建议小天母亲协调工作时间,尽量腾出时间与孩子相处;与老师沟通,让小天在学校得到更多关注,助其学习持续进步等。

“我们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角色除了教育者、服务者,还是孩子的陪伴者。”在李夏的引导下,小天母亲专门调班为他做营养晚餐,对孩子关心增加。老师在学校积极发现小天的闪光点,并对他加以鼓励。小天变得爱笑、爱表达,有了越来越多的玩伴和好友,也学会通过运动爱好来转移压力、调整情绪,与家人能心平气和地沟通,乐观面对学习和生活。

“也许从最开始关注社区困境儿童的时候,我心中就埋下了‘助人自助’的种子。”李夏认为,社会工作实践既是一个帮助他人的过程,更是一个探索、发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发展,也实现了“助人自助”的专业蝶变。

专业成长,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不断积累,李夏成功考进成都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训班并顺利毕业。之后,她开始致力于对新进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等的专业督导和支持。最初那颗“助人自助”的种子,开始逐渐生根发芽,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她参与执行的四个示范社区自组织培力项目,为金牛区“百千万工程”的启动奠定基础,该工程还获得当年度国家民生工程奖。她以项目主管身份参与执行的成都市社会工作示范项目——成都市福利院特殊儿童实务实训基地项目,成功向全市输出市福利院社工科的个案管理经验并培育个案服务社工20名。

目前,李夏已为成都市内社工机构、社区等超过30家单位提供了督导支持,特别是为一线社工提供了400人次以上的督导服务。她督导的社工、学员中考上助理社工师12人、社会工作师3人、研究生1人。

如今,李夏不仅通过了全国高级社会工作师的笔试,还正在就读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她撰写的论文《本土发展与反思: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社区议事技术—以成都新津区“茶议会”议事技术实践为例》入选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暨第七届研究生论坛;《“南风效应”:共情认知行为模式在社会工作督导中的运用-以C市社会工作督导实践为例》入选“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社会工作督导使命和社工站建设”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督导专业委员会2022年会等。

不知不觉中,李夏逐渐清晰自己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热爱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感受。在机构层面,需要与机构团队一起,多方向发展机构服务领域,扎实服务,创新内容,同时培养能干、会说、可写的社工人才;在项目层面,需要与项目团队一起,梳理项目逻辑,拆解项目任务,保持项目运营,保证项目有序推进;在服务对象层面,坚守专业服务底线,以服务暖人心,陪伴支持服务对象走出困境。

“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次的专业成长都给我满满的能量。社工价值理念对我影响深远,社会工作也成为我的事业,我将继续坚持初心,并为之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李夏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