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社会进程中,检察机关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也肩负着预防犯罪的职责。针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日趋高发态势,该院通过与多部门合作,广宣传、促衔接、重预防,采取多种措施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法律效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反诈氛围。一方面,要求全体干警安装国家反诈APP,以点带面向周边亲友普及反诈骗信息。另一方面,组建一支法治宣传工作队,通过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等途径,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和教育的活动,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对老年人、青少年等容易受骗群体,着重向其宣传电信诈骗犯罪手段、危害性及防范提示,提醒群众不要轻易将个人资料、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告知他人。
二是协同对接侦查,提高办案效率。在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中,该院积极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协作对接,对于案情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侦查,与侦查一线民警直接沟通,全面、动态了解案件侦查取证情况,及时审查相关证据,从侦查取证和法律适用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和引导侦查机关及时、准确、规范查办案件。2022年以来,该院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提起公诉3件6人。
三是源头治理症结,预防帮信犯罪。对系列帮信犯罪案件嫌疑人情况、行为特征和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形成专题报告,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针对学生频繁被骗、农村群体涉罪较多等问题,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管理等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补齐法治宣传和教育短板。定期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普及法律常识,帮助学生树牢法律意识,打好“法治预防针”。同时,积极发布“帮信罪”典型案例,开展模拟办案、以案释法等活动,引导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守住行为边界。(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