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文旅项目建设,持续护航全域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近年来,莱阳充分发掘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突出、以人为本、效益多元的文旅产业,通过层出不穷的创新理念与手段,推动文旅融合成为助推莱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一幅优美的文旅画卷正在莱阳大地铺展开来。
2022年,莱阳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各级文化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突出文旅为民主旨,担当实干、争创一流,努力推动莱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
全力激活文旅产业新动力
打造优质文旅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充分发挥《莱阳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引领作用,立足梨、龙、拳、书、红等特色文化资源,全力招引优质文旅项目,开展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精品民宿培育,推出美丽乡村游、研学亲子游等主题线路,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助力万第红色文化旅游区和姜疃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服务好万第红色教育基地、姜疃历史文化展陈教育基地和濯村国家级林草研学基地项目建设,打造胶东红色文旅新名片,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跟进服务好白垩纪地质博物馆、“梨花集”文旅小镇等项目建设。开展立体营销推广,提升城市形象。深入挖掘莱阳文化内涵,策划打造文旅品牌,讲好“莱阳故事”。建立文旅自媒体宣传矩阵,梨花节、梨文化节前夕到周边地市举办旅游推介会,开展好2022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加强与莱西、即墨区域一体化营销合作,强化全媒体宣传、互动化传播,提升城市文旅形象。
坚持惠民利民
全面提升文旅要素服务力
抓好文化阵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做好文博图三馆免费开放及公益培训工作,做好全国第七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协调启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争取年内完成县级平台建设。推动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加强建设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利用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烟台文旅云等平台,加快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 围绕“喜迎二十大”等主题,开展好市民文化节、广场舞大赛、读书朗诵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和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组织非遗进社区、进景区和展览讲座等活动,并结合活动开展做好群众满意度宣传;推动主题文艺创作,做好京剧《五龙星火》打磨提升和展演巡演,努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坚持卡实责任
着力抓好底线红线工作
卡实行业监管责任,统筹疫情防控督导和依法依规经营,将日常检查、上级督查、投诉处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加大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力度,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实施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文旅市场安全稳定。落实好《文物保护法》相关要求,为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点制作保护标识牌,推进重点发展区域和大型基本建设考古前置工作,确保文物安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旅游是城市的“软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莱阳一直不断探索和行动。在现代化莱阳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催人奋进。下一步,莱阳将乘势而上,全面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文旅产业,不断开创莱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