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内 > 正文

保障粮食安全 助推三农促振兴

更新时间:2022-03-30点击数:文字大小: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重磅发布。文件聚焦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目标。

新时代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也一直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小至家庭,大到国家,亦是如此。只有粮食安全有保障,民族复兴才有深厚底气。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取得“十八连丰”的好成绩。新的起点上如何守护好粮食安全这根底线,需要各方发力,演绎好“种、地、人”三重奏,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保障粮食安全,种业关键技术要拿下来、攻上去;加强种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解决种业“卡脖子”难题,打好种业翻身仗。如今,我国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6以上、对粮食增长贡献率超过45,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使用自主品种。

保障粮食安全,良田物质支撑要保持住、守到位。此次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一语中的道出了“藏粮于地”的现实性,也预示着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上下一心做到“农田就是农田,且必须是良田”。切实有效提高种粮综合效益,提振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守住耕地红线,实现荒地变农田,农田转良田。

保障粮食安全,人才第一资源要培养好、照顾全。乡村要振兴,粮食能丰收,人才是关键。培养和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就要着眼当前农村建设,多渠道、优待遇吸引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能人等人才资源到农村干事创业。吴志伟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