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在2021年拿出了一份耀眼的答卷。
3月18日,李宁发布2021年全年财报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李宁集团营收大涨超56,达到225亿元,首次超越200亿元大关;同时全年净利润40.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36,显示出健康的高速发展势头。
李宁店效领先,库存周转出色
从2018年开始,李宁始终坚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稳健作风,强调“李宁式体验价值”和“肌肉型”企业体质。
一定程度上,李宁选择的单品牌策略似乎先天具有一些“劣势”。毕竟,通过收购把想象空间迅速做大似乎成为了行业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选择。
然而,李宁正是采用向内自我生长的打法,一步一个台阶,把经营业绩打得极为扎实牢靠,而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连续稳健的发展让近年李宁经营能力的提升带来质的飞跃。
在行业越来越重视的店效层面,2021年李宁225亿的成绩单是依靠7100家门店实现的,店效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很能体现服装零售业健康指标的一些关键数据上,李宁同样表现亮眼:现金循环周期维持在20天的健康水平,新品流水占比提升约7个百分点。尤其令同行艳羡的是,李宁平均库存周转期比上年缩短14天,仅为54天,在业内大幅领先。
可以看到,2021年在整体营收显著增长的情况下,李宁在经营环节的良性健康运转。
很多人都知道,大约10年前李宁面临过短暂的库存危机。10年来,在零售模式转型这一发展主线的背景下,李宁不遗余力地推进经营效率提升。如今,库存周转这一”曾经的短板”已经变成如今全行业领先的优势和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正是来源于李宁一步一个脚印,持续修炼内功的成果。
“零售业不是说说漂亮话,库存就能解决,而是要扎在现场,扎在公司,看着数据,每周盯每天盯,逐步使库存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慢慢地把生意扶上正常的轨道。” 李宁联席CEO钱炜的话得到数据来验证成效。
钱炜表示,李宁要打造的是“肌肉型”企业,不能单纯追求规模的增长,而忽略了经营效率的提升,而是要在追求增长的同时提升效益。不能为了规模成为胖子,而是要持续锻炼肌肉,虽然很痛苦,但是能获得健康的体魄。
可以说,李宁的财报里亮眼的效率正是“练肌肉”的成果。正是依靠自身内功的持续修炼,李宁稳扎稳打,获得引领全行业的业绩增速。
李宁“肌肉型”体质见成效
在实施战略上,李宁提出了“三大聚焦、六大效率”,即聚焦消费者,聚焦商品与卖场,聚焦市场,追求店铺运营效率、全渠道效率、成本效率、组织架构效率、商品经营效率和库存效率。在生产经营相关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控。
以零售渠道的变革为例,李宁一方面“减肥”,关闭亏损、低效小店,另一方面“增肌”开设高效大店,提升单店营收规模和效益。2021年重装开业的西安小寨赛格旗舰店,是创造李宁渠道单月流水超千万纪录的典型标杆店铺;成都宽窄巷子概念店则将城市特色、地方文化、产品体验、购买体验融为一体,带给消费者运动潮流生活方式的全新体验。去年一年间,李宁在购物中心渠道门店的开设上表现出色。
“抓大放小”的渠道策略有效推动了李宁零售渠道效率的优化,增强了市场覆盖质量,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更多元的产品体验,更优质的运动体验,更精准的购买体验。带来的实际效果就是,2021年,李宁整体零售流水包括线上及线下渠道获得50-60高段增长;新品线下零售流水加速获得60-70增长,新品流水占比提升约7个百分点,终端零售折扣改善超过3.5个百分点。同时售罄率6个月改善约14,3个月改善约13。
不仅仅在零售渠道层面,李宁还关注提高渠道效率,加强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整个仓储物流端的高效管理,进而提高销售效率与库存周转能力。经营效率整体提升的显著效果清晰地反应在财报的数据当中。
科技创新持续投入,研发效率和成果备受关注
在占据消费者心智的争夺中,运动品牌比拼的往往是产品研发实力、科技含量。钱炜曾经在采访中表示,运动品牌发展到最后实际上会成为一个科技企业。这句话足以说明科技创新对于体育用品企业的重要程度。
从2021年的财报来看,李宁研发投入4.14亿元,同比增长近30。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投入集中在李宁主品牌的产品研发上,也就保证了李宁品牌研发投入金额处于国内单品牌的领先水平。
并且,李宁的研发投入效率和研发成果在国内具有引领性。
2019年,李宁自主研发的?轻弹科技系列通过对运动材料科技的研发创新,提升跑鞋中底的回弹、缓震、轻量、耐久度等性能,在注重轻量化的同时,还保持了优秀的回弹性能,成为率先取得跑鞋中底材料革命性突破的国产运动品牌。如今?科技已实现在李宁跑鞋的飞电、绝影、烈骏、超轻、越影、赤兔专业跑鞋矩阵的全覆盖应用,搭载了?科技的李宁飞电2.0elite,曾多次斩获马拉松赛事冠军,助力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刷新个人奥运最好成绩。
随着?科技在李宁跑步、篮球、羽毛球等全品类鞋产品中的广泛应用,也带动了国内运动品牌的跟进,纷纷推出各自的中底科技材料。可以说,李宁?科技的推出引领了中国运动品牌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与研发一项全新的技术不同,对核心产品持续技术升级更加考验企业研发的体系化能力。在这一方面,李宁的优势更加明显,以超轻系列跑鞋为例,从2005年超轻第1代RUNFREE发布开创中国轻量跑鞋细分品类,至今已经过17个年头,不断迭代到了第19代。此外,韦德之道、驭帅、烈骏等等,都成为了运动爱好者耳熟能详的经典系列产品IP,持续在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每一个系列都已经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产品系列。这样的产品系列打造能力和持续迭代能力,也是多年来李宁很难被赶超的优势。
作为专业运动品牌,李宁在巩固专业运动基因的同时,开拓运动潮流和运动生活的新可能。在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趋势下,持续突破创新,开拓了运动生活的边界。
专注于自己单品牌的策略和布局,李宁始终专注务实,挖掘单品牌更多的可能性,打造“肌肉型”企业体质 ,打磨运营力、产品力、品牌力一整套体系化内生力的升级,随之而来的就是经营业绩、产品口碑乃至品牌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在消费者口碑至上的运动装备领域,李宁不仅仅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经营业绩的显著提升,也走出了中国品牌价值升级的模范之路。资本市场也反映了对李宁业绩的认可:发布财报以来,李宁股价上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