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白石镇四门前村人谭光强最近正忙着翻修他在村里经营的鑫海口味农家乐。
但这之前,他原本是想要关掉农家乐的。“之所以前后转变,要归功于新建的白马公路,因为交通便捷了,来旅游的越来越多,客流量也大幅增长!”湘潭县人大代表王月平激动地说。
白马公路,全称白石至马家堰公路工程,是白石镇双新村、龙凤村、四门前村、马家堰村两万多群众出行的主要通道,由中交三航局投资建设。该路初建于60年代,进入90年代后,由沙路硬化成水泥路,但在重型运砂卡车碾压下,不久就破损不堪,通行能力大大降低。“货车拥堵,事故频发,救护车进不去,行人出不来成了家常便饭。”马家堰村村民马娜回忆道。
白石镇作为湘潭的重要城镇,素有“群众文化艺术之乡”、“保温防腐之乡”的美誉,人杰地灵,像齐白石先生,黎氏八骏均出自这里,旅游资源亦十分丰富。但近年来,经济却始终发展缓慢,落后的交通是主要原因。
将坑洼不平的搓板路、烂泥路修成致富路、民心路的愿望日渐强烈。但新建需要资金多达1亿元,地方政府负担不起。“期间,我们甚至考虑采用欠债的方式来筹措资金,但始终沒有企业愿意垫资。”白石镇交通专干钟育庄回忆。
资金补不齐,新建白马公路一再后延,出行矛盾愈加突出。但天无绝人之路,2017年9月,中交三航局与湘潭县政府合作实施湘潭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其中就包含白马公路新建工程。“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可把我激动坏了。”钟育庄说,“1亿可不是100块,大企业就是不一样!”
带着百姓的期盼,中交三航局建设团队很快携资金和施工队伍进驻,对白马公路换新颜,当地百姓欢呼雀跃……
修路先平整路基。但意外的是,施工刚两月就遭遇连续降雨,长达7个月,路基施工被迫中断。“持续的雨水令土壤变得富含水分,增大了路基结构失稳的概率。”项目三工区长周海解释道。
“我们能不能尝试灵活开展施工?”施工对策会上,项目副经理王建扬提议。一番商讨后,大伙儿一致认为,降雨对过水涵洞、盖板涵、圆管涵等结构施工影响小,可以先行展开这类基础施工,减少工期损失。
循着新的思路,项目团队迅速展开辅助结构施工,同时盼着天气好转。2018年7月,天气终于由阴转晴,路基施工迎来了转机。正当大家齐心协力,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时,新的问题又来了。
按照计划,道路要横穿一处水库,这让团队犯难了。“水库是200亩农田灌溉水源,施工可能会降低灌溉能力,因为水库会一分为二。”周海解释说,“而且水中路基施工也面临考验。”
当路基施工“撞上”灌溉水源,该如何处置?项目部开始频繁和设计院对接讨论,最终得出了皆大欢喜的方案:抛碎石挤淤,碾压地基,并在路基下方修建过水涵洞,使两边的水可以互通,尽可能降低灌溉影响。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道路一天天敞亮起来。2020年1月20日,历经近两年建设的白马公路焕然一新,并迎来通车之喜。那一刻,挤满了围观见证的群众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白马变“靓”后,正在逐步改善着无数白石人的生活,像马娜因为交通便捷了,紧挨公路建起了二层小洋楼,还购置了一辆小型面包车,做起了小买卖。
白石镇各行各业也开始加速升级改造。“防腐保温”一直是白石镇的主打产业,过往交通不便,与客户往来沟通有阻碍,业务拓展缓慢。如今交通改善,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上门洽谈业务,带动了更多劳力输出。“现在,我们不仅把业务拓展到全国每个城市,甚至将生意延伸到了东南亚。”身兼防腐保温协会会长的王月平骄傲地说道。
因为越来越多的客户上门,带动了农家乐的发展,也拉动了区域内消费增长,在公路沿线,一些村民正在将住房打造为食宿休闲一体的农家乐,他充满期盼地说:“这是新的商机! ”
不仅是“防腐保温行业”,旅游业也是未来主打新产业,他们正计划依托“齐白石故居”、“黎氏八骏祖屋”等名人故居,着手打造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努力让乡村变成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小”公路,“大”民生。一条路,令镇子面貌发生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就业,人们盖起了新楼房,随处可见安居乐业的人们,白石镇的集市也不再冷清,日渐萧条的白石镇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唐婉琦
以绿源S30、moda3为核心的液冷电动车,自上市以来...[详细]